第三部分
2020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決算總收入45911.09萬元,2020年總支出49857.08萬元,當年收支結余-3945.98萬元。與2019年相比,總收入減少6241.35萬元,減少11.97%,總支出增加了4900.07萬元,增幅10.9%。
二、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部門決算收入總計45911.09萬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3061.01萬元(含應用技術學院上繳國庫預算撥款1,180萬元),占54.29%;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0%;事業(yè)收入20618.39萬元(其中含教育事業(yè)收入14458.56萬元,科研事業(yè)收入6159.83萬元),占44.91%;經營收入0元,占0%;附屬單位上繳收入0元,占0%;其他收入2231.69萬元,其他收入占比4.86%。
三、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部門決算支出總計49857.0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31770.21萬元,占63.72%;項目支出18086.87萬元,占36.28%。上繳上級支出0元,占0%;經營支出0元,占0%;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0元,占0%。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體情況說明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收入總計23061.01萬元,與2019年決算相比收入減少705.87萬元,減少2.97%;財政撥款支出總計22750.81萬元,與2019年決算相比支出減少1043.67萬元,減少4.39%;主要原因是財政撥款有所減少,年末財政指標下達時間較晚造成財政指標結余。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2020年度部門決算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總計22750.81萬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45.63%,與2019年決算相比支出減少1043.67萬元。
(二)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結構情況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22750.81萬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45萬元,占0.21%;教育(類)支出21,919.81萬元,占96.35%;科學研究(類)支出752.7萬元,占3.31%;社會保障和就業(yè)(類)支出30.3萬元,占0.13%。
(三)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0年度財政撥款支出年初數算為20609.7萬元,支出決算數為22750.8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0.39%。
1.一般公共服務(類)發(fā)展與改革事務(款)其他發(fā)展與改革事務支出(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45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有所增加。
2.一般公共服務(類)群眾團體事務(款)其他群眾團體事務支出(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2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有所增加。
3.一般公共服務(類)統(tǒng)戰(zhàn)事務(款)其他統(tǒng)戰(zhàn)事務支出(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為1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有所增加。
4.教育(類)支出普通教育(款)高等教育(項)
年初預算為20609.7萬元,支出決算為21,919.81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6.36%,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有所增加。
“教育支出” 21,919.81萬元。全部為高等教育支出,主要包括基本支出、基礎設施建設、雙一流建設專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和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等;
4.科學技術(類)基礎研究(款)自然科學基金(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145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5.科學技術(類)社會科學(款)自然科學基金(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27.7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6.科學技術(類)科學技術普及(款)學術交流活動(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0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7.科學技術(類)社會科學(款)其他社會科學支出(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42.95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8.科學技術(類)科技重大項目(款)重點研發(fā)計劃(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0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9.科學技術(類)其他社會科學支出(款)科技獎勵(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20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10.科學技術(類)其他社會科學支出(款)其他社會科學支出(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500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11.社會保障和就業(yè)支出(類)就業(yè)補助(款)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補貼(項)
年初預算為0萬元,支出決算數為30.3萬元,決算數大于年初預算數的主要原因是年中撥款增加。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度部門決算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總計16824.69萬元,其中人員經費15495.85萬元,占基本支出92.1%,主要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獎金、機關事業(yè)單位基本養(yǎng)老保險繳費、職業(yè)年金繳費、職工醫(yī)療保險繳費、其他社會保障繳費、住房公積金、醫(yī)療費及離休費、助學金、其他對個人家庭的補助等。日常公用經費1328.84萬元,占基本支出7.9%,主要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xù)費、水電費、差旅費、培訓費、工會經費及其他商品服務支出等。
七、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2020年本單位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決算數為0萬元,其中,公務接待費0萬元,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為0萬元,因公出國(境)費0萬元。2020年“三公”經費決算與上年持平。
八、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支出決算情況
2020年度無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和結轉結余。
九、關于2020年度預算績效情況說明
詳情見附件。
十、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本部門不屬于行政單位或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yè)單位。
(二)一般性支出情況
財政資金開支培訓費33.56萬元,人數約60人次,主要用于學校教職工參加各種專業(yè)知識、出國研修、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及科學研究等專業(yè)培訓。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本部門2020年度政府采購支出總額300萬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200萬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100萬元。
授予中小企業(yè)合同金額為300萬元,占政府采購貨物及服務支出總額的100%,因采購時未對小微企業(yè)進行登記,無法提供授予中小企業(yè)合同金額及中小微企業(yè)的合同金額及占比。政府采購工程支出未對企業(yè)類型進行登記,無法提供相關分企業(yè)類型的合同金額與占比信息。
(四)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2020年新增公務用車1輛。截至2020年12月31日,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共有車輛4輛,其中:全部為其他用車4輛。單位價值50萬元以上通用設備11臺。
第四部分
名詞解釋
部門決算,是指行政事業(yè)單位在年度終了,根據財政部門決算編審要求,在日常會計核算的基礎上編制的、綜合反映本單位預算執(zhí)行結果和財務狀況的總結性文件。
(一)收入科目說明
1.財政撥款收入:指高等學校當年從同級財政部門取得的各類財政撥款。包括財政教育撥款、財政科研撥款和財政其他撥款。
2.上級補助收入:指高等學校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
3.事業(yè)收入:指高等學校開展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包括教育事業(yè)收入和科研事業(yè)收入。教育事業(yè)收入主要包括普通高中學費,普通高中住宿費,高等學校學費,高等學校住宿費,高等學校委托培養(yǎng)費,短訓班培訓費和考試考務費;科研事業(yè)收入主要包括除教育部財政科研撥款以外的中央和地方科研經費撥款,以及通過承接科研項目、開展科研協(xié)作、轉化科技成果、進行科技咨詢等取得的收入。
4.經營收入:指高等學校在教學、科研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
5.附屬單位繳款:指高等學校附屬單位按照有關規(guī)定上繳的收入。
6.其他收入:指高等學校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項收入,主要包括非同級財政撥款、投資收益、捐贈收入、租金收入、銀行存款利息收入、現金盤盈收入和存貨盤盈收入等。
(二)支出科目說明
1.基本支出:指高等學校為了保障其正常運轉、完成教學科研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務而發(fā)生的支出,包括人員支出和公用支出
2.項目支出:指高等學校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務和事業(yè)
發(fā)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所發(fā)生的支出。
3.上繳.上級支出:指高等學校按照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
4.經營支出:指高等學校在教學、科研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發(fā)生的支出。
5.對下級單位補助支出:指高等學校用財政補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對附屬單位補助發(fā)生的支出。
第五部分
附件
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2020年度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報告
省教育廳:
根據《湖南省財政廳關于開展2020年度部門績效工作自評工作的通知》(湘財績〔2021〕1號)要求,學校領導高度重視,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召開了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工作布置會,將各項評價指標逐一分解到各部門,并對基礎數據填報、資料清單提供、項目實施情況總結等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了各職能部門的責任?,F將best365官網2020年度整體支出績效情況報告如下:
一、單位基本情況
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坐落于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xiāng)湖南省湘潭市,是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本科院校。學校是教育部“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yǎng)項目”碩士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試點高校、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yǎng)計劃”、“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是湖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首批“2011計劃”入選高校、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2020年,學校成為湖南省本科一批招生單位。
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于2000年6月由原湘潭機電高等??茖W校(始創(chuàng)于1951年,隸屬于原國家機械工業(yè)部,是全國示范性高等工程??浦攸c建設學校)、湖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始創(chuàng)于1978年,隸屬于原湖南省紡織工業(yè)廳)合并組建而成。1958年至1963年,湘潭機電高專的前身“湘潭電機學院”曾開辦過5年本科教育。
學校2000年在全國地方高校中率先確立了應用型本科辦學定位,形成了鮮明的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特色。學校是“全國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協(xié)作組”副組長單位、“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普通高等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劃教材編審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聯(lián)盟”副理事長單位、“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xié)會應用型高校國際交流分會”理事單位和“湖南省普通高校新工科建設協(xié)作組”副主任單位。2007年,以優(yōu)異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8年,通過教育部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F有主校區(qū)和南校區(qū)2個校區(qū),校園占地面積1806畝,建筑面積54萬平方米。學校依江傍湖,環(huán)境幽雅,墨韻書香,是湖南省“園林式單位”和“文明高等學?!?。
學校緊密對接區(qū)域經濟和機電、紡織行業(yè)發(fā)展需要,以培養(yǎng)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形成了電氣、機械、紡織、化工、管理、信息等優(yōu)勢專業(yè)群,涵蓋工、管、文、理、經、藝六個學科門類?,F設有19個教學院(部、中心)、56個本科專業(yè)、2個工程碩士專業(yè)領域學位點。擁有湖南省“雙一流”建設應用特色學科8個;教育部“卓越計劃”實施專業(yè)8個;國家級、省級特色專業(yè)8個,國家級、省級專業(y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yè)6個,省級一流專業(yè)建設點22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2個專業(yè)通過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學?,F有國家級實踐教育平臺4個,國家級大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1個,省級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23個,省級校企合作人才培養(yǎng)示范基地、優(yōu)秀實習基地25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122項,省級精品課程11項、省級一流本科課程19門,省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示范實驗室(中心)9個。金工實習基地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高校金工實習教學指導人員培訓與考試中心。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zhàn)略,現有教職工1258人,其中專任教師1083人,高級職稱教師387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935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45人。全國模范(優(yōu)秀)教師3人,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3人,教育部、教育廳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省級教學名師、省部級優(yōu)秀教師12人,省級學科帶頭人14人,“湖湘高層次人才”、省“百人計劃”、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等省級人才88人;省級教學團隊、省高??萍紕?chuàng)新團隊9個。
學校積極推進科學研究,大力提升科技創(chuàng)新和社會服務能力。擁有省“2011”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省重點實驗室等省級科研平臺22個;省級校地合作基地1個,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3個。近五年,建成省部級科研平臺21個,承擔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31項、省部級科研項目353項、橫向科研項目706項,科研經費總額3.35億元,獲科研成果獎勵30項(其中省部級15項),授權發(fā)明專利78項,發(fā)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843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學校大力加強產學研合作,先后與546家企業(yè)開展了產學研合作,產生經濟效益超過80億元。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戰(zhàn)略,深入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是湖南省最早開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校之一。已與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開設了2個本科專業(yè)的國際合作教育項目。2019年開展來華留學生教育,招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
學校始終立足湖南、面向全國、服務區(qū)域經濟和產業(yè)發(fā)展,歷經近70年工程教育積淀、20年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的探索與實踐、10年“卓越計劃”的深度實施、9年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為機電、紡織行業(yè)和社會經濟建設輸送了18萬多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近年來,畢業(yè)生就業(yè)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
面向未來,學校將繼續(xù)弘揚“鍥而不舍,敢為人先”的校訓精神,秉承“團結、嚴謹、誠信、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不斷深化應用型本科辦學定位,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全校師生員工將積極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全面推進內涵發(fā)展和特色發(fā)展,大力加強“雙一流”建設和新工科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優(yōu)勢突出、特色鮮明、位居全國同類院校先進行列的高水平工程應用型大學。
2020年度學??偸杖?5,911.09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3,061.01萬元,事業(yè)收入20,618.40萬元,其他收入2,231.69萬元;學校總支出49,857.08萬元,其中:基本支出41,646.41萬元,項目支出8,210.67萬元;當年年末結轉與結余2,396.95萬元。
二、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情況
2020年年初預算總支出33,689.70萬元,決算總支出49,857.08萬元。
(一)基本支出情況
年初預算28,850.70萬元,決算支出41,646.41萬元。
(二)項目支出情況
年初預算4,839.00萬元,決算支出8,210.67萬元。
決算總支出49857.08萬元,按照經濟分類細分,工資性福利支出21,774.66萬元,商品和服務支出16,964.28萬元,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6,092.74萬元,資本性支出5,025.40萬元。
2020年best365官網專項資金主要有“雙一流”建設專項、省級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等。2020年度省級專項資金和非省級專項資金項目支出完成率均為100%,執(zhí)行率好。
三、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無
四、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情況
無
五、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情況
無
六、部門整體支出績效情況
2020年,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堅強領導下,best365官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真抓實干、攻堅克難,各項工作在開拓奮進中取得新進展,學生及教職工獲得感進一步增強。
(一)基本支出績效情況
2020年度基本支出年初預算28,850.70萬元,決算支出41,646.41萬元。其中:人員經費年初預算24,526.02萬元,決算支出25,857.82萬元,執(zhí)行良好;日常公用經費年初預算4,324.68萬元,決算支出15,788.59萬元,執(zhí)行良好。
1.工資福利支出構成及變動原因分析
2020年工資福利支出21,774.66萬元,比2019年增加了2,515.73萬元,增幅為7.92%。其中:基本工資5,668.36萬元、績效工資9,236.94萬元、獎金1,561.51萬元、其他工資福利支出333.52萬元、社會保障繳費1,096.10萬元、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2,003.73萬元、住房公積金1,874.50萬元。詳見表1。
表1:2020年與2019年工資福利支出對比表 單位:萬元
項目 |
2020年 |
2019年 |
增減金額 |
增減幅度 |
基本工資 |
5,668.36 |
5,501.69 |
166.67 |
3.03% |
績效工資 |
9,236.94 |
7,288.23 |
1948.71 |
26.74% |
獎金 |
1561.51 |
767.87 |
793.64 |
103.36% |
其他工資福利支出 |
333.52 |
668.94 |
-335.42 |
-50.14% |
社會保障繳費 |
1096.10 |
963.26 |
132.84 |
13.79% |
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 |
2,003.73 |
2,272.86 |
-269.13 |
-11.84% |
住房公積金 |
1,874.50 |
1,796.08 |
78.42 |
4.37% |
合計 |
21,774.66 |
19,258.93 |
2515.73 |
13.06% |
2.“三公”經費支出情況分析
學校堅決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為了滿足正常業(yè)務開展需要,2020年“三公”經費支出127.27萬元,較上年減少了92.59萬元。詳見表2。
表2:2020年與2019年“三公”經費對比分析表 單位:萬元 |
項目 |
2020 |
2019 |
增減金額 |
增減幅度 |
原因 |
公務接待費 |
71.39 |
72.38 |
-0.99 |
-1.37% |
嚴格執(zhí)行中央八項規(guī)定進一步壓縮 |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 |
55.88 |
111.79 |
-55.91 |
-50.01% |
市內交通費大幅減少、通勤車運行費減少 |
因公出國(境)費 |
|
35.69 |
-35.69 |
|
2020年未安排因公出國 |
合計 |
127.27 |
219.86 |
-92.59 |
|
|
(二)項目支出績效情況
2020年best365官網項目支出主要分為中央、省級專項資金和其他項目支出情況兩大類組成,其中專項資金主要為“雙一流”建設項目、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和中央財政項目專項三大類。詳見表3。
表3:2020年中央、省級專項資金支出預決算表 單位:萬元 |
序號 |
項目名稱 |
資金性質 |
預算數 |
實際支出 |
1 |
“雙一流”建設項目 |
公共財政預算 |
1012.90 |
1012.90 |
2 |
轉移支付——中央財政項目 |
公共財政預算 |
1236.00 |
1236.00 |
3 |
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 |
公共財政預算 |
55.50 |
55.50 |
合計 |
|
2304.40 |
2304.40 |
1. “雙一流”建設專項
“雙一流”建設專項支出預算與決算情況,詳見表4。支出績效情況參看《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2020年度“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表4:2020年“雙一流”建設專項預算與決算表 單位:萬元 |
大類 |
指標文號 |
項目名稱 |
資金性質 |
預算數 |
實際支出 |
“雙一流”專項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校“雙一流”建設 ——產學研平臺專項 |
財政資金 |
160.00 |
160.00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半p一流”建設 ——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專項 |
財政資金 |
120.00 |
120.00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半p一流”建設 ——科學研究專項 |
財政資金 |
160.00 |
160.00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半p一流”建設 ——學科(專業(yè)群)建設專項 |
財政資金 |
200.00 |
200.00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半p一流”建設 ——創(chuàng)新團隊建設 |
財政資金 |
160.00 |
160.00 |
2020〔湘財預〕0001號 |
高校“雙一流”建設 ——領軍人才引進專項 |
財政資金 |
100.00 |
100.00 |
湘財教指〔2020〕0055號 |
高?!半p一流”建設專項資金 |
財政資金 |
20.90 |
20.90 |
湘財教指〔2020〕0054號 |
高?!半p一流”建設專項資金 |
財政資金 |
92.00 |
92.00 |
小計 |
1,012.90 |
1,012.90 |
2.中央財政項目
(1)項目基本情況
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項目主要為了改善實驗室硬件、軟件條件,服務學校實踐教學,提升學校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依托平臺建設,深化實踐教育教學改革,豐富課程資源,強化人才培養(yǎng)質量;加強專業(yè)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科研、教學業(yè)務水平,增強學校核心競爭力;引入現代信息技術,搭建一批高水平、代表學科前沿的平臺,服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以及人才培養(yǎng)需求。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資金項目預決算情況詳見表5。
(2)績效支出情況
具體參看《2020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資金預算執(zhí)行情況績效自評報告》。
表5: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資金預決算表 單位:萬元
大類 |
指標文號 |
項目名稱 |
資金性質 |
預算數 |
實際支出 |
中財項目 |
2020〔湘財預〕0002號 |
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專項 |
財政資金 |
984.00 |
984.00 |
湘財教指〔2020〕0042號 |
下達2020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資金 |
財政資金 |
252.00 |
252.00 |
小計 |
1 ,236.00 |
1,236.00 |
|
3.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
2020年度省級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資金5個項目,資金總額55.50萬元,詳見表6。具體支出績效情況參看《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2020年度省級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表6:2020年度省級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資金一覽表 單位:萬元
大類 |
指標文號 |
項目名稱 |
資金性質 |
預算數 |
實際支出 |
教育綜合發(fā)展專項資金 |
湘財教指〔2020〕0048號 |
產教協(xié)同培養(yǎng)新工科應用型人才體制機制改革與創(chuàng)新試點 |
財政資金 |
2.50 |
2.50 |
生態(tài)文明視野下高?!皟尚托@”建設綜合評價研究 |
財政資金 |
1.00 |
1.00 |
高校設計教育與地方傳統(tǒng)工藝的融合發(fā)展研究 |
財政資金 |
1.00 |
1.00 |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專業(yè)課教師“課程思政”能力提升路徑與保障機制研究 |
財政資金 |
1.00 |
1.00 |
湘財教指〔2020〕0043號 |
教育信息化專項 |
財政資金 |
50.00 |
50.00 |
小計 |
55.50 |
55.50 |
4.其他項目
其他項目包括best365官網經常性財政撥款和事業(yè)收入等自行實行項目管理的其他事業(yè)類發(fā)展資金,其他項目支出按照“規(guī)范管理、??顚S谩⒆⒅乜冃А钡脑瓌t,嚴格遵守各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及相關財政規(guī)章制度有關規(guī)定、程序及要求,嚴格執(zhí)行省財政廳批復的項目及預算,確保了資金使用效率及效果。其資金使用績效情況具體如下:
(1)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
一是不斷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引領帶動黨建質量全面提高。配合省委完成政治建設考察。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落實主題教育整改和“回頭看”,建立健全主題教育長效機制。修訂黨委兩級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開展黨委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13次。舉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重要講話精神等專題學習,邀請專家、先進人物作報告10場次,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fā)表黨建理論文章4篇。各級領導干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講政治”已成為學校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二是大力強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管理。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大會、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和習近平考察湖南時重要講話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青年工作等重要論述。大力推進思政工作改革,著力構建十大育人體系,推動形成“三全育人”格局。校領導堅持為新生上“思政第一課”,特別是上好疫情防控這門“有史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開放式、體驗式的中國自信的公開課”,經驗做法獲《湖南教育快訊》專題推介。旗幟鮮明開展網絡思政育人,獲省高校易班建設先進單位,“湖工青團”在全省高校微信綜合影響力排名第三。獲批省級思政類項目5項。獲評“榜樣100”全國最佳大學生社團5個。2名學生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2名學生獲省“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個人。專職輔導員、思政課教師、心理健康教師三支隊伍全部按要求配齊。
三是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果。統(tǒng)籌推進幫扶村的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提供防疫物資援助,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0萬元助力產業(yè)發(fā)展。主要校領導帶隊深入開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三回三看三落實”工作,到幫扶村慰問、考察7次。貧困發(fā)生率由2019年的0.08%下降至0,無一戶返貧,順利通過國家級普查。駐村扶貧工作連續(xù)6年核“優(yōu)秀”。全校工會會員通過省消費扶貧中心采購貧困地區(qū)農產品42萬余元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效。
(2)推進特色發(fā)展和內涵建設,核心競爭力和整體辦學實力持續(xù)增強
一是新工科建設(“卓越計劃”2.0)卓有成效。以新工科建設和“卓越計劃2.0”為引領,深入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出臺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yǎng)改革方案和關于推進新工科建設實施方案,新增一流專業(yè)建設點國家級2個、省級13個,新工科、新文科專業(yè)3個,獲批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1項、省級3項。遴選“卓越計劃”2.0專業(yè)6個。深化產教融合,新增智能與智造產業(yè)學院。工程教育認證取得新成效,2個專業(yè)通過專業(yè)認證。課程建設取得新突破,新增一流本科課程國家級1門、省級20門。教學改革研究扎實開展,獲批省級教學改革項目34項、課程思政建設項目33項、教育規(guī)劃項目6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xié)同育人項目66項。獲批省“智能制造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中心”。獲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師信息化教學競賽優(yōu)秀組織獎,教師參加各類教學競賽獲省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6項。
二是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穩(wěn)步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體系日趨完善,人才培養(yǎng)質量穩(wěn)步提高。獲批省級研究生教育改革項目3項。研究生發(fā)表論文34篇,授權專利26項,參加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獲獎5項,獲批省級課題項目1項、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1項,獲評省優(yōu)秀碩士論文2篇。承辦湖南省研究生新能源技術與智能控制創(chuàng)新論壇,拓寬了學術視野,提供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貫徹落實全國、全省研究生教育大會精神,召開第四次研究生教育工作大會,凝心聚力,謀劃新時代研究生教育發(fā)展。
三是招生就業(yè)工作取得實效。優(yōu)質高效完成首次一本招生錄取,新增450個招生計劃、1個招生地區(qū),錄取本科生4990人、專升本學生398人、第二學士學位學生1人。多措并舉做好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和服務,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704場,提供崗位超過10萬個,畢業(yè)生就業(yè)率達到90%以上;對有就業(yè)意愿的困難學生,進行“一對一”幫扶,100%實現就業(yè)。
四是國際合作教育取得新突破。國際合作辦學質量持續(xù)提高,12名畢業(yè)生被QS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錄取為研究生,5名學生赴國外合作大學攻讀榮譽學士學位,103名學生獲得英方學士學位。不斷創(chuàng)新中外合作教育模式,1名教師獲湖南省首屆“新時代教育創(chuàng)新人物”榮譽稱號。留學生工作取得新進展,培養(yǎng)25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語言留學生,錄取3名學歷留學生。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面上項目1項。國際交流日益密切,承辦首屆翻譯學與跨學科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辦與UHI微校園第一屆學術研討會暨新能源國際研討會。
五是科技創(chuàng)新實力持續(xù)增長。學校在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科研平臺和政產學研用協(xié)同創(chuàng)新等方面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實力持續(xù)增強。參與國家重點研發(fā)項目1項、國家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66項、省“雙一流”科研項目66項,其中首次獲得省杰青、優(yōu)青、科技人才托舉等項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省重點研發(fā)項目數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新增橫向科研項目254項,到賬5,926萬元。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科技獎勵4項;獲批省級科研平臺3個。與湘潭市、株洲市及相關企業(yè)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專利授權77項,同比增長近3倍;專利轉讓8項,實現數量翻番。12名教師入選湘潭市科技特派員。期刊社會效益評價考核為優(yōu)秀,獲“2020年度省科技期刊優(yōu)秀團隊”稱號。首次獲得省研發(fā)財政獎補500萬元,與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并列獲全省滿額獎補單位。
六是師資隊伍建設水平大幅提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了績效工資第三次改革實施辦法,出臺了教職工繼續(xù)教育管理辦法系列制度。新增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湘潭市高層次人才30人、博士53人;2人入選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杰青1人、優(yōu)青1人),實現零的突破;1人入選省科技人才托舉工程項目。探索“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新增“雙師型”教師145人。選送教師訪學、進修102人次。涵養(yǎng)師德師風,評選100位“從教三十年奉獻獎”教師,樹立正面典型,激勵廣大教師忠誠黨的教育事業(yè)。
七是“雙一流建設”加快推進。學校著力深化應用型本科辦學定位,堅持走特色發(fā)展的道路,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特色學院和8個省級應用特色學科。出臺了學科建設與管理機制改革方案,遴選了1個“高峰”學科、9個“領雁”學科、8個“支撐”學科進行分類分層分級建設,構建起“學校引導、學院負責、學科實施”的學科建設格局。
(3)推進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穩(wěn)步提高
一是基本建設、資產管理、財務審計、采購招標等工作務實高效。不斷優(yōu)化辦學條件,化工大樓主體工程已完成,學生公寓10~11棟已正式開工,推進建工大樓建設前期工作,改造學生宿舍1200余間。修訂《實驗室安全教育手冊》,強化實驗室安全管理;深化資產管理改革,修訂公有住房管理辦法;獲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優(yōu)秀組織獎。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加強預算管理和執(zhí)行,一般公共預算執(zhí)行進度100%,位居全省高校前列。持續(xù)推進內部控制審計,開展專項審計5次,審減資金約72萬元;獲評省級內部審計獎項4項。完成各類采購招標106項次。
二是圖書文獻資源、后勤服務、智慧校園、檔案館、校史陳列館等建設取得成效。加強圖書文獻資源建設力度,暢通校外訪問數字資源渠道,開展“流動圖書館”活動18次,獲湖南教育新聞網等媒介報道;不斷改善館舍條件,自修廳安裝空調24臺,服務讀者質量提升。推進標準化食堂建設,學生就餐率明顯提升。開展校園環(huán)境專項治理,引進新駐校物業(yè)公司,為師生創(chuàng)造干凈、美麗校園環(huán)境。新增11間智慧教室,依托易班平臺開發(fā)了疫情打卡、迎新、學生管理等智慧校園應用;對接5G等“新基建”,推進智慧校園“十四五”專項發(fā)展規(guī)劃。完成新檔案館建設和搬館籌備工作。校史陳列館建設加速推進,預計2021年5月開館。
三是體制機制改革強力推進。蹄疾步穩(wěn)深化學校改革,不斷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發(fā)展動力和創(chuàng)新活力顯著增強。修訂了《黨政管理機構、群團組織及教輔單位工作職責》,進一步優(yōu)化機構職能。十大專項改革方案已全部出臺,全年召開12次改革發(fā)展專項推進會,制定31個配套文件推動改革落實落地。
七、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收入來源單一,亟待培育新的收入增長點
學校辦學經費不能滿足事業(yè)發(fā)展需要。財政撥款和學費收入有限,獲得專項經費的實力和能力不強,辦學經費來源比較單一,國家財政投入偏少,生均撥款逐年下降,學校在廣開財源、籌措經費上沒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增長點。
(二)支出增長較快,可自由支配財力非常有限
職工收入總量和社會保障支出增大,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經費的資金需求持續(xù)增加,“雙一流”和“新工科”建設工作的推進也需要資金支持;日常運行經費偏緊難以滿足正常需求,基本建設投入加大;人員經費等剛性支出比重較大,學??勺杂芍湄斄Σ蛔悖l(fā)展資金供需矛盾日漸突出。
(三)進一步改善教學條件的任務還很艱巨
近年來,雖然學校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斷改善各項教學設施條件,但投入力度還不能滿足學校內涵建設和發(fā)展的快速需要。盡管學校在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經費的投入上不斷加大了力度,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教育改革、新工科教育、一流學科建設等對本科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新的要求,與培養(yǎng)高素質創(chuàng)新人才相比,學校實驗室條件升級提質任務艱巨,一流學科建設任重道遠。
八、下一步改進措施
2021年學校財務管理工作將結合學?!半p一流”建設等重點工作的具體目標,在拓寬辦學渠道和增加辦學經費上下功夫,在防范風險關鍵點和要害處下功夫,在提高會計核算質量和財務信息化水平上下功夫,全面提高學校財務管理水平。
(一)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提高學校財力保障水平
廣開財路、廣辟財源、廣聚資金,多渠道籌措辦學經費。主動爭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繼續(xù)爭取“雙一流”建設專項資金、中央支持地方高校發(fā)展建設專項資金支持,積極爭取“十四五”基建專項資金支持,抓緊落實教育強國推進工程補助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劵等;加強學費收入管理,保證學費收入應收盡收;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增強市場換投資等社會資源聯(lián)合辦學的能力,爭取社會對學校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建設發(fā)展給予經費支持;以校慶70周年為契機,積極爭取校友捐贈;深入挖掘校內增收潛力,尋找新的收入增長點;建立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經費籌措和管理機制,防范財務風險。
(二)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學,構建節(jié)約型校園
繼續(xù)發(fā)揚艱苦奮斗、勤儉辦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堅持精打細算,勤儉節(jié)約,倡導“花好錢、辦實事、重效益、防風險”的“陽光財務”,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加大宣傳力度,大力倡導勤儉節(jié)約之風,不斷提高師生員工的節(jié)約意識,養(yǎng)成節(jié)約習慣。嚴把財務支出關,嚴控計劃外支出,嚴控差旅費、接待費、辦公費,減少跑冒滴漏,杜絕鋪張浪費,建設節(jié)約型校園。
(三)強化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按照“統(tǒng)一規(guī)劃,分類統(tǒng)籌、動態(tài)管理、追蹤問效”的原則,加強重大項目庫建設,提高重大預算的科學性。堅持責權利相統(tǒng)一,強化預算執(zhí)行管理,將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績效評價有機結合,建立預算執(zhí)行跟蹤管理的動態(tài)評價機制,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完善資金使用績效評價制度,將預算執(zhí)行情況與績效評價有機結合,嚴控結轉結余規(guī)模,杜絕“爭項目、要資金、輕管理、執(zhí)行差”的現象,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加強預算編制的績效管理
一是完善事前績效評估機制,使績效目標能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并對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二是預算編制過程中,根據部門年度工作計劃確定的項目,積極與有關部門、單位對接,明確項目內容,細化項目信息,充分調研論證,充分考慮執(zhí)行過程中的各項影響因素,做到科學合理編制項目預算,提高項目支出預算的全面性、準確性、科學性,確保相關績效目標的實現。
(五)加強績效運行監(jiān)控
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并問責”的管理理念,對預算資金績效運行進行監(jiān)控,明確監(jiān)控職責,規(guī)范監(jiān)控程序,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zhí)行進度實行“雙監(jiān)控”,發(fā)現問題認真分析原因并及時糾正,確??冃繕巳缙诒Y|保量實現。重點加強對重大政策和項目的績效監(jiān)控,按照項目進度和績效情況安排預算,對存在嚴重問題的政策、項目暫緩或停止安排預算。
(六)強化評價結果應用
建立預算執(zhí)行進度與預算掛鉤制度,對于支出進度較低、存量資金數額較大的部門或單位,在安排下年預算時予以適當核減。
best365官方網站登錄入口
2021年4月29日